今天我们来聊聊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,以下3个关于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资讯。
为您找到以下三个热门话题
正月初七是“人日”,吃3样、做3事,顺利又安康,老传统要尊重
2月7日是正月初七,也叫做“人日”“人胜节”,又是一个春节期间比较重要的节日,因为从传统习俗上来说,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,分别是鸡、狗、猪、羊、牛、马等动物的日子,正月初七才是人日,也就是人类的生日。
正月初七和春节期间其它节日一样,也是有很多讲究的,老传统讲究吃3样,做3事,这些你都知道吗?老传统需要传承和尊重,寓意一年健健康康、顺顺当当、平平安安。
正月初七吃3样
1、吃面条
在很多北方地区,正月初七传统习俗是要吃面条的,为什么要吃面条呢?因为传说正月初七是小孩的日子,面条又细又长,寓意能缠住岁月的双脚,免除灾病,让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。
面条各地有不同做法,重庆小面、老北京和天津的炸酱面、上海和苏杭地区的葱油面和阳春面、山西的刀削面、武汉热干面等等,我想几百种是有的,不管哪种面条,在正月初七这天给孩子煮一碗吧!
2、吃七菜羹
北方人吃面,而南方有些地区是吃七菜羹的,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云:“正月初七日为人日,以七样菜为羹”,每样菜都有着美好的寓意,比如芹菜寓意“勤财”,韭菜寓意“久财”“幸福长久”,葱寓意聪明,蒜则寓意精打细算,反正是要选取7种有美好寓意的蔬菜,煮成七菜羹,人们认为吃了七菜羹可以祛病辟邪。
七菜羹做法简单又清爽,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后,来一碗清理肠胃特舒坦,也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吉祥顺遂,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3、吃摊煎饼
还有部分北方地区,是吃摊煎饼的,早些时候到了正月初七,一大早人们便在院子里摊煎饼,也被称为“熏天”,人们认为烹饪时的烟可以祈祷上苍降福免灾。
煎饼是一种薄薄的很有韧性的饼,里面放上肘子肉、卤牛肉这些自己喜欢的肉类,还有人喜欢放大葱丝、鸡蛋酱,卷起来食用,很有地方特色。
正月初七做3事
1、戴“人胜”赠“花胜”
在古代人们有正月初七戴“人胜”的习俗,也叫做彩胜、华胜,是用彩纸、丝帛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头饰,象征着平安吉祥。
除了自己佩戴“人胜”外,人们还会制作各种“花胜”相互赠送。
2、登高望远
唐朝高适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诗云:“人日题诗寄草堂,遥怜故人思故乡。柳条弄色不忍看,梅花满枝空断肠。身在南蕃无所遇,心怀百忧复千虑。今年人日空相忆,明年人日知何处?”
古代文人墨客会在正月初七这天出游,并赋诗抒情,思念故人,期望新的一年安康顺利吉祥,流传到现在,人们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到郊外游玩,欣赏初春的美好景色,放松心情。
3、称体重
我们这里正月初七有个传统习俗,就是称体重,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上称称一称体重,不过至于为啥要称体重,我也没搞清楚,俗语说“每逢佳节胖三斤,低头一看三公斤”,不知道过年你胖了几斤呢?
时至今日,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,过年的习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,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,是我们不变的祈求。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,祝福您及家人健康平安!
秦建增 || 正月初七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
正月初七
秦建增
大年初七人日节,顾名思义,人日即人的生日。这不是某人生日,而是全人类的生辰 。至于节日起源,根据《占书》记载,指出由初一开始,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【一鸡二狗、三猪四羊、五牛六马、七人、八谷 】 。所以初七便是人日 。传说女蜗初创世,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。
正月初七有吃“人七菜”的习俗。这种菜用白菜、萝卜、葱、姜、蒜等7种菜加黄豆面制成。为何这一天非要吃“人七菜”?“南北朝时期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说,‘正月初七为人日,以七种菜为羹’。人们渴望在初七里吃‘人七菜’,能带来这七种蔬菜的丰收.
“人七日”在唐时叫“人胜节”,不论“人胜”、“人七”或“人情”,这天按习俗都是人的生日。在这一天,许多地方都是以天气晴阴来预示今年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。午饭要吃面条,这些“七”里全都要吃面条,取尊老爱幼、全家老老少少健康长寿之意。
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,魏晋后开始重视。古代人日有戴“人胜”的习俗,人胜是一种头饰,又叫彩胜、华胜。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、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,也戴在头发上。此外,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。唐代之后,更重视这个节日,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则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顺利。

人七即就是“人齐”,所有家庭成员必须在这一天回到家中,中午吃馄饨表示“浑全”之意,又叫做“收心馄饨”意思是说人们在过年春节期间疯玩了几天,该把跑野的心收回来了,应该考虑一下今年的农业生产和怎样过日子的事了。晚上所有外出的人都必须早早回家不能串门子,家家大门上挂上灯笼,由老人拿着盛有干果的升子,站在门口一边摇动一边逐个呼唤儿孙的名字,最后喊一句“回来吃果子了”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叫游魂”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果子,商量着今年的各项大事。
初七是人的生日,人之后生,是人为尊。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,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,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。这一天,当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,所以会在街头出现“鸡不啼,狗不咬,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”的亮丽景观。各处庙会也在这一天掀起客流高潮。游人明显比初一到初五多。少男这一天要着意打扮,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朝气,少女要自制人胜、花胜饰物自己佩戴或相互馈赠,显示自己手工技巧。这是一个展示青春美的日子,也是家庭主妇在家忙活几天节日后可以上街游玩的日子,更多的人是为自己的儿子、女儿挑选配偶,以便正月十五后托媒人去提亲。青少年会去哪吒庙,因为哪吒是青少年的保护神,青春的神。这一天要祭喜神,更通俗的说法是喜神没有具体形象和位置,是个精神的神,无处不在,就看谁能遇到了。说白了就是你看谁最顺眼,最喜相,喜神就伏在谁身上给你快乐和吉祥。
正月初七这天还要“送火神”,孩子们选一根两米左右的木棒,用麦秸将其绑住,这就是所说的“火神”。黄昏时分,在家门口点着“火神”的一端,孩子们抱着“火神”的另一端跑向离家较远的地方,直到燃烧殆尽为止。这个活动寓意于将“火神”送出家门,一年之内家里没有火灾,平平安安。
作者简介
秦建增,男,1974年8月生,黑池北廉人,中共党员,现供职合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。
作者近期作品展示
秦建增 || 蒸肉
秦建增 || 祭灶
喜欢文章内容就点“在看”分享给好友吧
正月初七“人日节” :七种习俗,七种祝愿
作者:儒风君
来源:儒风大家(ID: rufengdajia)
“人日”的说法起源很早。
西汉东方朔作《占书》,书中记载:“一日鸡,二日犬,三日豕,四日羊,五日牛,六日马,七日人,八日谷。”
传说女娲创世之初,创造了世间万物。
她先是顺序造出了鸡、狗、猪、羊、牛、马等动物,最后于第七天创造了人。
因此,我国古代将农历正月初七视为人的生日,俗称“人日子”。
1
不出远门
高适曾在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中说:“今年人日空相忆,明年人日知何处”。
在古代,正月初七一过,人们就要背起行囊,继续远走他乡。
所以这一天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最后一日。
人们很默契地选择待在家里,静静享受最后的享受时光。
因为再次相见,就是一年之后了。
2
吃长面
长面,也叫拉魂面。
长假七天,吃吃喝喝,打牌唱歌,看电视,玩游戏。
很多人的心就玩野了。
假期结束了,心也应该收回来了。
此时立春已过,农人也要开始耕种了。
年轻人也要回去上班了。
这碗面是贴心的提醒,提醒大家收一收心。
3
送火神
北方地区有正月初七送火神的习俗。
人们点燃火把,徒步送往三里之外,活动持续三天。
希望自己一年平安无事,远离灾祸。
4
登高
重阳节登高是为了避祸,正月初七登高则是为了祈福。
正月初七,又要开始重新打拼事业。
此时登高望远,可以开阔视野和胸怀。
为一年的事业定下更大的格局。
5
吃七宝羹
七宝羹与八宝粥类似,只是材料不同。
一般包含:芹菜(勤快)、大蒜(划算)、葱(聪明)、韭菜(耐久)、鱼(有余)、肉(取富足之意)、米果(取团圆之意)。
借七种菜的谐音或寓意,祝福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,家庭美满幸福。
6
不教训孩子
正月初七是人日节,讲究以人为本。
一切都遵照关心人,爱护人的原则。
小孩子如果做了出格的事,也不会被责骂。
就连官府,也不会在这天责罚犯人。
7
戴人胜
李商隐说:“镂金作胜传荆俗,剪彩为人起晋风”。
正月初七这天,人们会带上头饰,把自己装饰得漂漂亮亮,外出游玩。
走街串巷,喜气洋洋,希望可以在未来的一年里顺利安康。
正月初七是上班的日子。
假期再美好,也只是暂时的休憩,生命若无奋斗,人的价值便无处显扬。
新的一年:努力前进,平安吉祥。
-END-
作者简介:儒风大家(ID:rufengdajia),国学爱好者聚集地,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。有温度,有价值,有趣味,儒风大家,伴你读懂中国文化。
祈愿:天下和顺,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,兵戈无用。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。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,各得其所。
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,读完本文《「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」1985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》之后,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?想要了解更多,敬请关注本站jytqkj.com,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。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